农历辛丑年新年已过,租赁行业又开始了新的发展征程。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十四五”期间,租赁行业也将全面进入“量质齐升”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其中既蕴含机遇,又暗藏挑战,只有正视现存的问题与挑战,行业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疫情防控常态化挑战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当前,全球疫情尚未结束,国内疫情防控也进入常态化管理阶段,一边是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不能松懈,一边是在严监管要求下的高质量转型承压,如何统筹推动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齐头并进,明确发展重心,明晰发展路径,需要租赁行业持续的思考与规划。
面对新的形势,租赁公司普遍表示,受全球政治经济因素交织以及国外新冠疫情影响,国内经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增多,但长期向好趋稳态势没有改变,租赁业的发展要以质量为本,稳字当头,坚定发展信心,增强风控意识。
谈及今年的发展,在采访过程中,国银租赁相关负责人也明确表示,将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营发展,发挥租赁特色优势,创新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应该说,构建新的发展格局,培育新的发展动能,需要时间沉淀,更需要租赁公司坚定步伐、精益求精、攻坚克难。
事实是,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叠加疫情的影响下,租赁行业信用风险加大,资产质量也面临着下行压力。中铁建金租董事长冀涛直言:“2021年将重点清理地方债务,疫情支持政策也或将停止,租赁公司存量资产质量将面临较大挑战。”
面对各种复杂局面和风险挑战,中建投租赁董事会秘书涂俊认为,租赁公司应坚持底线思维,认真落实金融工作三大任务;要承担起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使命,严守不发生重大金融风险的底线;通过建立并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不断提高风险预警、识别、防范和化解能力,更好控制风险,改善资产质量。
合规内控新挑战
仍需看到的是,在经济形势和监管环境的变革下,转型与发展成为租赁行业当下的首要问题。寻求转型的租赁公司不在少数,专业化、产业化、普惠化成为新的发力点,然而,加剧的市场竞争也造成了行业一定的资源浪费。
有业内人士坦言,一些租赁公司在专业化领域方向上出现相互重叠,通过差异化的布局并未改善业务同质化的问题,更严重的还出现了优质客户的无序争抢、资金价格的恶性竞争。
面对新的发展格局,坚持审慎经营理念,持续加强内控合规管理,保障各项业务稳健发展,成为众多租赁公司的共同选择。
国银租赁上述有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严监管”“强监管”的态势不变,统一监管持续推进,“减量增质”将取得积极成效,租赁行业的发展必将更加规范有序。
去年,银保监会相继发布了多项与促进租赁业合规发展相关的政策,出台了《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与《金融租赁公司监管评级办法(试行)》,明确融资租赁公司业务经营规则,要求融资租赁公司完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关联交易等制度;对金融租赁公司加强监管指标约束,提升金融租赁公司监管效能。这些都为推动租赁传统业务的升级提档、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依据和支撑。
“在合规和内控领域,租赁企业面临一些新的、更高标准的要求,如果不能按照监管要求及时提升合规意识、完善内控体系,未来,企业持续健康经营的根基会受到影响。”涂俊认为,租赁公司不能讳疾忌医,而应该直击痛点,积极拥抱监管、欢迎监管,与监管部门保持沟通,不断提升合规和内控水平,真正练好内功。
有效应对挑战
时至2021年,面对当前行业的挑战和问题,租赁公司该如何应对?
在北银租赁看来,应对挑战,租赁公司需要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立足新发展阶段,融入新发展格局,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守租赁本源,防控金融风险,坚持以专业化、特色化、差异化的业务发展方向,发挥“融资+融物”的双重属性,为实体产业转型升级注入金融活力。一方面,要坚持专业化发展,专业化就是要聚焦细分市场做租赁,循着产业链条寻找优质客户,从行业协会、上游供应商、主要市场主体、下游应用方等方面逐步渗透,重点发掘产业链上下游业务机会;另一方面,要坚持数字化转型,以提升经营质效为出发点,以提升获客的速率、提升业务的效率、提升人员的效能为重心,逐步压缩业务流转时长,提升个人单体效率。
越秀租赁总经理张磊认为,未来租赁企业在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形势时,应积极转变思维方式,摒弃不合时宜的类信贷业务模式,从专注企业的信用风险水平转向围绕“物”的风控理念,顺应时代潮流,以国家政策为指引,努力实现企业、行业和整个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
冀涛也强调,产业系金租在融资成本方面不占优势,要积极发展租赁增值服务,做好专业化、差异化、信息化,打造核心竞争力,规避价格战。此外,租赁公司要及时处理高风险资产,缩减对已“暴雷”的行业及国家重点治理的相关行业领域业务规模。